大病救助一般能补多少 (一)

大病救助一般能补多少

优质回答大病救助一般能够补贴2000元~10000元左右,具体情况不同,补贴的金额也是不一样的。

1、城乡低保对象:在医保报销和大病报销之后,按照60%的比例给予帮助,一次性救助金额最高封顶线为2万元。

2、扶优对象:在医保和大病报销之后,每人每年最高封顶线为2万元。

3、低收入的困难和重疾家庭:在医保和大病报销之后,按照20%的比例给予帮助,一次性救助金额最高封顶线为1万元。

4、城乡低保对象:住院救助金额达到封顶线后自付费用为1万元为起点,1万元部分,按照30%比例进行二次救助,每人每年不超过4万元。

大病救助的对象是家庭条件,并且家中有人身患重病的家庭,补助范围包括22项重疾以及慢性病症,能够帮助这些家庭缓解看病压力,减少生活负担。

重病怎么申请国家补助 (二)

优质回答重病申请国家补助如下:

1、填写《大病救助审批表》;

2、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大病医疗救助申请;

3、提交住院发票、出院小结等材料;

4、符合条件的,发放救助款。

申请大病补助的条件如下:

1、总工会所核定的特困职工;

2、城乡的低收入家庭成员;

3、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补助的重点扶优对象;

5、农村的五保对象;

6、在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人员;

7、其他符合条件的情形。

重大疾病国家补助政策申请地方如下:

1、救助对象向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村(居)民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对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申请人家庭收入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意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

3、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由村(居)民代表会议提出民主评议意见,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村(居)务公开栏内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日;

4、对公示无异议的,由村(居)民委员会提出初审意见,并将其他材料一并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

5、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居)民委员会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其他材料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

综上所述,大病医疗救助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十八条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二)特困供养人员;

(三)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退休职工大病救助条件 (三)

优质回答主要涵盖了申请人身份、疾病种类、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退休职工,政府将提供医疗救助,以减轻其因病产生的经济负担。

一、申请人身份条件

首先,申请人必须为已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待遇。这是申请大病救助的基本前提,确保救助资金能够用于真正需要的退休职工。

二、疾病种类要求

大病救助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等。这些疾病治疗费用高昂,给退休职工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政府通过大病救助政策,为患有这些疾病的退休职工提供经济支持。

三、家庭经济状况评估

申请大病救助的退休职工还需满足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一般来说,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应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也应符合相关规定。这样的条件设置旨在确保救助资金能够用于最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

四、申请流程与审批

符合条件的退休职工可以向当地社保部门或民政部门提交大病救助申请。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退休证、诊断证明、医疗费用发票等。社保部门或民政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救助。

综上所述:

退休职工大病救助条件主要包括申请人身份、疾病种类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要求。符合条件的退休职工可以通过向当地社保部门或民政部门提交申请,获得医疗救助以减轻因病产生的经济负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

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什么叫大病救助 (四)

优质回答大病救助是指对患有重大疾病并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人群,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和医疗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以下是关于大病救助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目的:

大病救助主要针对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难家庭,旨在缓解其因高昂医疗费用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避免因疾病导致的生活困境。

救助对象:

通常包括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其他因患重大疾病而陷入贫困的人员。

这些人群在患大病后,由于家庭经济能力有限需得到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救助方式:

医疗救助: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的减免。

资金救助:通过发放救助金来直接缓解经济压力。具体的救助方式和标准可能因当地政策和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

重要性:

大病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医疗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病救助和二次报销是一回事吗 (五)

优质回答大病救助和二次报销不是一回事。大病救助和二次报销不同之处如下:

1.大病救助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通过大病救助,减轻个人负担,有利于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有利于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有利于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

2.二次报销指的是农民患大病,再经过新农合、大病报销政策后,还能享受二次报销的政策,具体报销标准如下:

1、1.5万元-6万元报销55%;

2、6万元-10万元报销60%;

3、0万元-15万元报销65%;

4、15万元报销70%;

5、转外院治疗的,统一报销比例为50%。

只有特定的一些病种才能享受,具体如下: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终末期肾病、唇腭裂、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结肠癌、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肺癌、食道癌、胃癌、等20种疾病可以享受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相信关于大病救助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法衡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