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

诈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只有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诈骗罪。

客观要件:

诈骗罪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目的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骗取财物。不论对方的判断是否有误,只要欺诈行为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交付财物,就构成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主体要件:

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诈骗罪。

主观要件: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财产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同时,行为人需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是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满足这些要件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什么 (二)

了解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内容,才能帮助我们准确的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然后才能依法对行为人进行处罚。不同的犯罪,其构成要件的内容不同。那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呢

网友咨询: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什么

律师解答: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律师补充:

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其实,这种“自愿”是受犯罪分子欺骗而上当所致,并非出自被害人的真正意愿。

(三)在主观方面,应当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对于使用欺骗手段,意图短期占有公私财物,追紧就还,不追就拖,一般不宜作为犯罪对待。

【法律法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三)

【法律分析】:构成诈骗罪的要件有: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温馨提示】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简述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法衡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