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处罚 (一)

最佳答案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方式具体如下:
1、保留有效证据,找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商家赔偿或者退货;
2、若协商不成,可以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买到假药可以向商家要求自己所购买商品的价款的3倍的赔偿;若商家执意不愿意赔偿,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损害赔偿。
3、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化妆品怎么打假赔偿 (二)
最佳答案化妆品打假赔偿的方法如下:
一、伪劣化妆品的赔偿标准
工商管理部门处罚:经营者出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由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进口或销售未经批准或检验的进口化妆品,以及生产或销售不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同样会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可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
二、消费者买到假货的应对措施
拒收或协商退款:签收时即发现假货,建议直接拒收;若签收后发现,先与卖家协商退款。收集证据并申请退款:卖家不同意退款时,需收集假货证据,如拍照或请有关部门鉴定,通过电商平台申请退款并索取退货邮费。申请售后及赔偿:若卖家有假一赔三的特色服务,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可在电商交易平台上举报假货商品。法律途径:若协商不成,可凭借聊天记录和发票等证据,向法院起诉。电商平台若明知店铺欺诈而无作为,应承担连带责任。
三、化妆品品牌商的维权方式
自行监控与协商:安排客服工作人员监督线上乱价和售假行为,发现后提醒商家整改,但效果有限。紧抓源头处罚:通过产品供货发票找到供货来源代理商给予惩罚,但存在不公正性和难以找到供货源头的问题。律师函维权:虽然常见,但电商平台虚拟性导致证据收集困难,效果有限。第三方维权控价公司:检索整理线上违规信息,高效率沟通商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投诉,必要时动用法律途径,实现长期稳定打假。
四、假一赔三的赔偿方式
直接按照本品价格的三倍进行赔偿。
五、投诉要求
投诉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有明确的被诉方,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投诉人需为消费者争议的利害关系人,未超出投诉期限(消费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在一年内的)。投诉时需提供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相关信息。消费者需收集好所有有利凭证。
六、法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本相关法律,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具体部门法。
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是怎样的? (三)
最佳答案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般会被判处支付罚金,由于生产、销售是连环一体的,若是销售者并不知情自己售卖的是假的商品,并且恶意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购买商品的渠道,此时销售该伪劣产品的商家,是不会被要求承担支付罚金等的处罚的。
一、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是怎样的
电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般会被判处支付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发现伪劣产品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
(1)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6) 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第 (四)项、第(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7) 销售者销售前述(1)、(2)、(3)、(4)、(5)所列的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 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我国任何销售的产品都必须要是已经通过质量的检验的,但是我国目前市场上依旧存在着销售假药等的行为,此时该犯罪主体不仅会受到行政的处罚,并且还会被要求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若是已经导致了他人死亡的,还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 (四)
最佳答案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如下:
1、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处2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50万元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200万元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
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
1、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
2、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综上所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做法不单是严重的侵犯到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大量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是在违法犯罪。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以后,即便商家不构成犯罪,也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而且是惩罚性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通过上文关于商家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信息,法衡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衡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