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尽量别吃1.5公斤的深海鱼,小心雪卡毒素
- 2、雪卡毒素毒素来源
- 3、梭鱼有毒为什么还卖?
- 4、潮汕十大有毒的海鱼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尽量别吃1.5公斤的深海鱼,小心雪卡毒素 (一)

优质回答很多人喜欢吃深海鱼类,且认为越深海、越生猛的鱼类越滋补,就好比有个词语:生猛海鲜。但其实吃深海鱼有很多的忌讳,一不小心可能导致中毒,近日就发生过多起因吃深海鱼而引发中毒的事件,广东省食药监局也提醒大家:尽量别吃1.5公斤的深海鱼,小心雪卡毒素。
1、要小心雪卡毒素
广东省食药监局:小心雪卡毒素,尽量别吃1.5公斤的深海鱼。上月在珠海,有十几个人食用了野生海鳗后,相继出现了上吐下泻,被诊断为感染了雪卡毒素。这种毒素普遍会在老虎斑、东星斑还有鳗鱼等一些深海鱼类体内积累,且体积越大毒素越多,而毒素浓度较高时,食用有毒鱼肉200克就能致死。对此专家建议,尽量选择1.5公斤以下的深海鱼,同时吃鱼的时候应将鱼头、内脏之类毒素含量比较高的部位去除掉。
2、雪卡毒素在哪里
老虎斑、东星斑还有鳗鱼,这些都是我们老广,平时餐桌上的常客了,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这些鱼可能感染了一种致命的毒素,叫做雪卡毒素。
上个月我们就曾报道过,珠海陆续有十几个人,食用了野生海鳗后,相继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经医生诊断发现,他们其实就是感染了雪卡毒素。
据食品营养专家介绍,雪卡毒素一般来自于一些海藻的藻类,鱼吃了有毒的藻类,雪卡病毒就会在鱼体内积累,浓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毒素对鱼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人吃了有毒素的鱼就会中毒。
毒素主要分布在内脏、鱼头和生殖器官
有研究发现,体积越大的鱼类,体内聚集的毒素也就越多,主要分布于内脏、鱼头和生殖器官。被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加热或冷冻都不能破坏它的毒性。
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会积蓄雪卡病毒,而且它的毒性非常强,甚至比河豚毒素还要强100倍,毒性较高时,食用有毒的鱼肉200克就能致死。
对此,专家建议尽量选择1.5公斤以下的鱼,同时吃鱼的时候应将鱼头、内脏之类毒素含量比较高的部位去除掉。
相关专家也表示,目前对于雪卡毒素来说,并没有特效药,如果一旦出现了手脚麻痹,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应该及时就医,并且告知医生自己曾食用过深海鱼类。
3、雪卡毒素中毒症状
一般在进食后2~10小时出现临床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可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特症性的温度感觉倒错表现。
一般轻度中毒可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
中毒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渐至运动神经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表现为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
雪卡毒素毒素来源 (二)
优质回答雪卡毒素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多种底栖微藻,如有毒冈比亚藻、利马原甲藻和梨甲藻属等热带和亚热带种类。这些微藻在中国南海、华南沿海的西沙、香港、海南岛和台湾等地的珊瑚礁海域都有分布。并非所有鱼类都天然携带雪卡毒素,它是一种通过食物链积累的获得性毒素。当珊瑚鱼摄入有毒藻类后,毒素会在体内积累,尤其在体型较大的鱼类体内富集程度更高,因为毒素会通过食物链逐级增加。 易受雪卡毒素影响的鱼类主要集中在珊瑚礁区域,包括约400种的珊瑚礁鱼,中国本地的易感染种类有45种,如台湾、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等地。由于需求量大,广东、香港等地会从南太平洋岛国进口活珊瑚鱼,这些区域是全球雪卡毒素流行的热点。香港进口的鱼类,如苏眉、东星斑等,都是易受感染的鱼种,曾导致过大规模的雪卡鱼毒中毒事件。
积累雪卡毒素的鱼类主要是摄食有毒微藻的,如刺尾鱼、鹦嘴鱼等,以及捕食这些鱼的肉食性鱼类,如海鳝、石斑鱼等。据研究,大约400种鱼类可能含有雪卡毒素,对人类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鱼类包括红斑鱼、青星九棘鲈等。值得注意的是,毒素在鱼类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通常在肝脏中的含量较高,而肌肉和骨骼中的含量较低。例如,有毒新西兰鲷的肝脏中雪卡毒素含量是肌肉的50倍,海鳝肝脏中甚至可能高达肌肉的100倍。即使肌肉中检测不到毒素,肝脏中也可能含有相当的雪卡毒素。
扩展资料
鱼类因大量摄食剧毒藻类而在体内积累的大分子聚醚神经毒素,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赤潮生物毒素之一,已发现3类雪卡毒素,即太平洋雪卡毒素、加勒比海雪卡毒素和印度雪卡毒素。
梭鱼有毒为什么还卖? (三)
优质回答梭鱼的毒性主要分布在鱼头、内脏以及生殖器里面,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不是鱼自身产生的毒素,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说梭鱼就含有这些毒素。
如果梭鱼含有这些雪卡毒素食用后的2-10个小时会出现中毒现象,消化系统、神经以及心血管都会出现不同正宗的反应,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呼吸麻痹而死,因此吃梭鱼时不建议吃头部和内脏以及生殖器部位,减少中毒机会不宜多食。
梭鱼的价值
梭子鱼里面还含有非常多的镁元素,可以有效的保护心血管系统,能够预防心肌梗死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出现,梭子鱼里面还含有非常丰富的磷元素,钙质,铁元素,维生素a,经常吃一些就能达到补血养肝效果,还可以养发滋润皮肤。
梭子鱼里面含有非常多的完全蛋白质,容易被身体吸收以及消化,脂肪含量比较低,一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让胆固醇含量降低,保护心血管系统。
潮汕十大有毒的海鱼 (四)
优质回答1.西星斑
2.海鳗
3.河豚
4.鲉鱼
5.盒子鱼
6.黄貂鱼
7.毒蛇鱼
8.狮子鱼
9.石鱼
10.刺魟鱼
1.西星斑
西星斑是属于石斑鱼属鳍科的一种,它的外形非常的独特,整个鱼身上面都遍布着斑斑点点,所以得西星斑此名,西星斑的体内可能会含有一种叫做雪卡毒素的物质,这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
2.海鳗
海鳗是属于鳗鲡总目海鳗科的一种,海鳗的身形比较长,而且牙齿也比较丰富,是海洋里面一种比较凶猛的鱼类,在我国广东海域非常的常见,而海鳗也有可能会含有雪卡毒素,所以还是少吃为好。
3.河豚
河豚是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一种,河豚的外形非常的独特,就像是鼓起来的一个气球,而且它还会发出和猪一样的哼唧声,是世界十大最萌的鱼之一,河豚的体内大部分地方都含有剧毒,一个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中毒。
4.鲉鱼
鲉鱼是属于鲉形目鲉科的一种,鲉鱼的外形呈现出一种鲜艳的红色,个头比较扁平,但是头却比较大,它们生活在热带的暖水区域,他们靠着自己身上的颜色,隐藏在海洋的沙底、岩礁和珊瑚里面。
5.盒子鱼
盒子鱼是辐鳍鱼纲鲀形目箱鲀科的一种,盒子鱼的外形十分独特,它的身上还有分布不均匀的黑色斑点,身体的颜色变异差别非常的大,在幼年的时候整体是呈现出鲜黄色,长大了就变成暗棕色。
6.黄貂鱼
黄貂鱼是属于魟科的一种软骨鱼,这种鱼的鱼身非常的扁平,就像是张开的一个小扇子,而身体到尾部就有一条连贯的具刺,这种刺非常的坚硬,而且还接连着毒素,受到外界伤害时会将毒素注入那人的体内。
7.毒蛇鱼
毒蛇鱼是属于巨口鱼科的一种深海鱼,因为这种鱼的牙齿长得非常像毒蛇的牙齿,所以被叫做为毒蛇鱼,这种鱼的性格比较凶猛,而且侵略性非常的强,它的游动非常快,能够用牙齿撕裂食物。
8.狮子鱼
狮子鱼是属于蓑鲉亚科的一种硬骨鱼,这种鱼的长相非常具有迷惑性,长得人畜无害,背部还分布一些红色和棕色的条纹,但是它的背部还有大量的毒棘,这些毒棘里面含有着一些能够致命的剧毒。
9.石鱼
石鱼是属于毒鲉科的一种毒海生鱼,这种鱼因为生活在海洋的岩礁和珊瑚的泥沙地下,所以它的外形也都变成了和泥沙接近的颜色,它提诶的毒液能够麻痹受害者,不立即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
10.刺魟鱼
刺魟鱼是属于魟鱼科的的一种软骨鱼,这种鱼和鲨鱼可以说是近亲,刺魟鱼的身形是扁平的,尾部比较长,而它的尾部和背鳍上面有着许多腺体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的毒腺,能够释放毒液。
通过上文关于雪卡毒素中毒怎么办的相关信息,法衡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衡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