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报110后,双方私了,可以撤案吗
- 2、刑事案件(涉嫌职务侵占)已立案,侦查后公安口头回复撤案,之后想民事起诉,法院因刑事案件在办不予立案
- 3、职务侵占罪可以撤案吗
- 4、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还是犯罪吗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报110后,双方私了,可以撤案吗 (一)

贡献者回答报110后,双方私了,是否能够予以撤案,决定权在公安机关,并非由于报案人申请撤回,就一定会达到撤案的法律后果。具体分析如下:
1、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双方在调停人的帮助下,促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悟,就犯罪行为的损害赔偿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并实际履行,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谅解,司法机关据此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
2、刑事和解有其适用范围, 并非所有的刑事案件均可以刑事和解。因为刑事犯罪侵犯的不仅是受害人的个人权益,同时它破坏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即便是受害人表示谅解,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但刑事诉讼还是会按照规定进行下去。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案件。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程序。
4、备注:《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罪的;
2、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撤回起诉;
3、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和解协议书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签名,但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人民法院附卷被查。
对和解协议中的赔偿损失内容,双方当事人要求保密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刑事案件(涉嫌职务侵占)已立案,侦查后公安口头回复撤案,之后想民事起诉,法院因刑事案件在办不予立案 (二)
贡献者回答不能撤案,这个涉嫌刑事犯罪,无法撤案。但根据你说的情况,检察院应该是不会起诉的,就算起诉法院也应该免于刑事处罚,无罪释放,别太担心。职务侵占罪只要不是数额特别大,是比较轻的罪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第四节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职务侵占罪 第六十一条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公司、企业人员受贿、职务侵占1万元不满2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5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二年,每增加1万元(总额不超过10万元),刑期增加六个月;每减少1.5万元,刑期减少六个月。 第六十二条 【五年有期徒刑量刑格】公司、企业人员受贿、职务侵占1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数额2万元,刑期增加六个月。 第六十三条 【缓刑适用但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犯罪数额在10万元的; (二)索贿3次且数额在3万元的; (三)未退清赃款的; (四)共同犯罪的主犯且犯罪情节严重的; (五)在本市影响较大,社会反应强烈的。 你没有说金额,侵占罪经典案例。我估计金额应该是够刑事责任的,否则公安机关不会立案,但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希望这个规定对你有所帮助。
撤案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公诉案件个人无法决定可否撤诉,只有在自诉案件中个人才有权利撤诉。按你的叙述,检察院最多会做出不起诉决定书(认为构成犯罪但法律不追究),公司不服的才会提起自诉。那时候才会涉及撤诉的问题。
职务侵占罪可以撤案吗 (三)
贡献者回答职务侵占罪不可以撤案。以下是具体解释:
公诉案件性质: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这意味着案件的处理权在司法机关,而非个人。因此,个人无法决定是否可以撤诉。法律程序规定:一旦涉嫌职务侵占罪,案件将进入司法程序,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或相关方无法单方面撤案。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构成职务侵占罪。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职务侵占罪的刑事性质,排除了个人撤案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一旦立案,无法由个人或相关方撤案,必须依据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还是犯罪吗 (四)
贡献者回答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仍然构成犯罪,但如果公司愿意谅解并出具谅解书,可能公安会不立案或撤案。具体分析如下:
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就已经构成了职务侵占罪。即使在立案前退还了侵占的财物,但由于已经完成了侵占行为,因此仍然构成犯罪。
可能不立案或撤案:如果在立案前,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还侵占的财物,并且得到公司的谅解,公司愿意出具谅解书表示不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么公安机关在考虑到这些因素后,可能会决定不立案或者已经立案的进行撤案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只是在法律程序上可能得到一定的宽宥。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公职人员职务侵占罪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衡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