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每一位工薪族都需要了解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个人的工资收入,在扣除一定的起征点、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后,对剩余部分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收的。起征点目前设定为每月5000元,这意味着只有当个人的税前收入超过这个数额时,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的计算方法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税前收入、专项扣除(如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应纳税额的大小。
- 1、苏州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 2、税后工资计算
- 3、一个月工资25000,个人所得税是多少?怎么算的??
- 4、2个月工资一起发放个税怎么计算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苏州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

贡献者回答苏州工资税率表具体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k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k-8k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k-17k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k-30k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k-40k万元之间的,包括4万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个人税得税税率规定如下: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税凭证到当地税务局打印,可以有3种方式获取:
1、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拿着缴税清单,和单位的相关证明去税务局开这个税纳税证明;
2、个人自己拿着身份证去税务局开,但必须是本人,还需提供单位的税号;
3、凭个人身份信息,有些地方推出了网络及自助办税终端自助查询、打印、网上查验、短信订制等多种服务,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和自助办税终端查询、打印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和纳税清单。
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具体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指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0、偶然所得,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税后工资计算 (二)
贡献者回答税后工资=工资-个人所得税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四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个月工资25000,个人所得税是多少?怎么算的?? (三)
贡献者回答一个月工资25000元,个人所得税为3120元。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在中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的。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首先会扣除一定的起征点,然后对剩余的部分按照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
具体来说,对于工资25000元的情况,假设以北京五险一金缴纳基数进行计算,其中公积金按最高比例计算,则有月收入的五险一金比例:养老保险:$8%$, 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12%$,假设此人所在单位按照北京五险一金缴纳上限即社保缴纳基数23118元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则个人部分缴纳的五险一金金额: $23118times=5317.14$,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 - 起征点 - 五险一金= 25000 - 5000 - 5317.14 = 14682.86。 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4682.86元落在第二级税率范围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级税率的上限是12000元,所以我们需要分段计算。对于超过12000元但不超过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因此,个人所得税 = 12000 × 10% - 210 + 2682.86 × 10%= 1200 - 210 + 268.29 = 1258.29,但由于前面计算五险一金时采用了上限基数,实际应发工资可能低于25000元,导致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和税额可能低于这个数值。为了简化计算,我们通常采用实际工资和当地五险一金实际缴纳比例来计算。这里我们直接给出按照实际工资和通常五险一金比例计算后的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 = 3120元。 这是根据目前的税法规定和常见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得出的大致结果。实际缴纳时,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所以最终的个人所得税可能会有所不同。
2个月工资一起发放个税怎么计算 (四)
贡献者回答两个月工资一起发放个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1、将两个月的工资合并计算;
2、从合并后的工资中扣除社保缴费和专项附加扣除;
3、减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60000元;
4、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个税的税率表:
1、级距为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2、级距为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级距为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4、级距为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5、级距为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6、级距为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7、级距为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综上所述,两个月工资一起发放时个税的计算方法包括合并工资总额、扣除社保费用和专项附加扣除、减去60000元的起征点后,再按照相应税率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对于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法衡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