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疯狂的黄金:武汉金凰百亿假黄金质押融资案
- 2、83吨假黄金骗多家机构200亿,这样打劫银行的见过吗?
- 3、私人抵押收到了假黄金怎么办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疯狂的黄金:武汉金凰百亿假黄金质押融资案 (一)

贡献者回答1. 揭秘:武汉金凰百亿黄金骗局背后的金融迷局
曾经的金凰珠宝,以其83吨“黄金”作抵押,融资高达300亿,然而真相却是铜合金的假象。
2. 租赁行业原本认为会保持谨慎,但出人意料的是,包括湖北省融资租赁公司在内的3家公司深陷其中。其中湖北租赁与三环集团子公司间的2亿租赁款,原本用于技改和产能扩张,却在金凰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
3. 三环集团,总资产看似稳健,负债率60%,拥有账面价值近300亿的宝贵土地资源。然而,其在金凰违约不久后进行的租赁行为,引发质疑。
4. 三环集团对武汉金凰的资金支持中,有3亿未到位,却在2019年提供了23亿拆借款,金凰几乎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资金。
5. 湖北租赁的2亿资金去向成谜,牵涉到中国人保财产保险的合同纠纷,一场黄金质押与保单增信的疑云笼罩。
6. 金融机构原本依赖保单信赖金凰和人保,但现在,诈骗曝光使得保单可能失效。陕西高院的二审判决,让中国人保财险面临史上最大赔案,涉及60笔保单总计229.4亿。
7. 此案不仅影响了人保财险的利润,还导致湖北省分公司负责人因内控问题被免职。
8. 安徽某租赁公司也卷入,其与金凰珠宝的租赁融资牵涉到熔炼设备,金凰珠宝在2016年的快速扩张背后,黄金去向成谜。
9. 安徽XX租赁的介入更是耐人寻味,其对金凰珠宝的5亿资金投放存在疑问。
10. 尽管2020年案件有新的进展,但租赁业务的法律纠纷仍然存在。
11. 丰汇租赁,曾与金凰珠宝有着紧密的关系,其存货质押登记和2亿融资背后,是金叶珠宝收购事件的余波,以及丰汇租赁作为中植系公司的复杂背景和高配轿风险的委托贷款模式。
12. ST金洲的丰汇租赁股权拍卖事件,更是反映出金凰珠宝案对金融市场的深远影响。
13. 这场黄金骗局警示我们金融风险的潜伏,下期我们将深入剖析,探讨更多金融奇事、谜团与背后的真相。
14. 持续关注圈总,让我们共同揭开金融世界的更多秘密。
83吨假黄金骗多家机构200亿,这样打劫银行的见过吗? (二)
贡献者回答1. 贾志宏通过其控制的“金凰珠宝”公司,运用假黄金作为抵押,成功从多家信托公司获得了高达200亿元的贷款。这一手段巧妙地避开了金融机构的监管,实现了“点铜成金”的视觉效果。
2. 事件被揭露的起点是东莞信托在今年2月对金凰珠宝的抵押品——声称的83吨黄金——发起清算申请。这一行动是因为金凰珠宝自2019年底开始未能如期偿还信贷。
3. 清算过程中,对黄金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金条外表是黄金,内部实则是由铜合金构成。这揭示了贾志宏实际上使用的是铜合金替代黄金进行质押。
4. 83吨假黄金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占到了2019年中国全年黄金产量的五分之一。自2015年起,金凰珠宝就通过反复使用“黄金质押+保单增信”的手段,从信托等金融机构筹集了高达200亿元的资金。目前,未到期的融资仍有160亿元,牵涉到15家金融机构。
5. 尽管这些黄金在质押时都经过了专业机构的质量检测,并得到了保险公司的验货程序认可,最终获得了人保财险的承保,但83吨黄金的真相仍然成谜。是什么环节的疏漏使得金凰珠宝能够突破层层监管,获得了巨额融资?
6.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金融监管的漏洞,也凸显了贾志宏高超的欺诈手段。大规模的造假行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金凰珠宝试图通过欺诈手段支撑企业的发展,无异于空中楼阁,终有崩溃的一天。
私人抵押收到了假黄金怎么办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可以投诉或者起诉解决,直接去起诉解决,然后要求对方更换担保物或者是做出违约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六条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七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通过上文关于对方抵押假黄金没证据的相关信息,法衡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衡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