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作为两种重要的经济犯罪类型,其区别显得尤为重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故意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侧重于产品本身的伪劣性质和对消费者的潜在危害。而非法经营罪则更多关注的是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有什么区别? (一)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有什么区别?

贡献者回答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别包括立案标准、刑事处罚以及判断是否犯罪的方法等方面。若是两种罪名同时出现,那么首先需要确定哪种行为具体触犯的是什么罪名,分开量刑后,按照最重的刑罚来执行。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要求不同

1、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证据

1)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否存在明知。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

2)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如果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未达到5万元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以犯罪论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情况应当除外。

根据《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无罪处理。

第2条第3款规定,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发布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

2、非法经营罪的证据

1)刑事违法性与其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

2)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对于因不知其为非法而进行非法经营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不认为构成,而只能给予行为人以行政处罚。

3)在犯罪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而认定情节是否严重,应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并且要结合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是否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等来判断。

(二)刑罚不同

1、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刑罚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非法经营罪的证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立案标准不同

1、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2、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

违反国家规定,有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

(四)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不同

1、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既遂与未遂规定是要存在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样一种行为机会构成既遂。

2、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

非法经营罪既遂与未遂规定是要存在非法经营这样一种行为机会构成既遂。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与非法经营罪若是同时出现,那么就可以按照择一重罪处罚的原则来处理。这两种罪名是有相似之处的,故此不管是司法机关,还是审判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时,都需要取得具体触犯的是什么刑事法律规定之后,才能具体的量刑。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认定 (二)

贡献者回答需要根据产品的销售金额及货值金额来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若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或者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即可构成该罪。

1.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

2.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

3.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包括:

1. 主观上是否存在明知伪劣产品。如果行为人不知情,因缺乏故意而不构成犯罪。

2. 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若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但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视为犯罪,除非有特殊情况。

根据《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生产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不应无罪处理。该《解释》第2条第3款规定,货值金额应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无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可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

内容旨在提供帮助,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六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

2.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

3.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的。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判刑 (三)

贡献者回答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销售金额5万元不满20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50万元不满200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200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五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定罪标准是什么 (四)

贡献者回答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判刑根据主要是销售额。

销售额在5万到20万间的,可判两年内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总额不超过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十至两倍;

如果销售额在20万到50万之间,那么可能面临已有二年之上乃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罚金侧重于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十至两倍;

至于销售额达到50万至200万,那将被判决至少七年有期徒刑,罚金比例不变;

最后,销售额高达200万的犯罪分子,将处以十五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罚金则是从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十至两倍出发。

当然,整个案件的审判还会考量其他犯罪情节,包括假冒伪劣商品的性质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还有犯罪者的主观恶意深浅等等。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达多少才会立案 (五)

贡献者回答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货值金额在5万元的才会立案追诉,不过,如果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还没有来得及销售出去,货值金额够了15万元的也会追究刑事责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最严重是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达多少才会立案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达5万元的就会立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的。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 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 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不认罪可以判刑吗

可以的,只有证据就可以定罪。

《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现在看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种犯罪行为还是比较猖獗的,特别是电商领域,消费者在购买到产品以后,消费者发现购买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第一时间必须要要求商家退货并且进行赔偿,而且还可以到消协投诉。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刑法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法衡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