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量刑规范化的新进展
- 二、七种常见犯罪的量刑规定
- 三、量刑情节的调整与适用
- 四、实施与保障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法发〔2024〕132号)

2024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法发〔2024〕132号)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试行。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量刑规范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旨在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提升量刑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本文将对《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进行深度解读,分析其对非法经营、猥亵儿童等七种常见犯罪量刑的具体规定。
一、量刑规范化的新进展
背景与目的
《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是在2021年两高联合印发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此次修订旨在通过规范量刑,确保量刑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更好地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此外,该意见的出台还为法官和检察官提供了更为详细的量刑参考,有助于提升司法效率。
适用范围
此次试行的《量刑指导意见(二)》明确了非法经营、猥亵儿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开设赌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组织卖淫等七种常见犯罪的量刑标准。这些罪名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旨在通过规范量刑,有效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
二、七种常见犯罪的量刑规定
非法经营罪
对于非法经营罪,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量刑起点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同时,根据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在罚金数额的确定上,也充分考虑了被告人的缴纳能力。
猥亵儿童罪
针对猥亵儿童罪,量刑起点的确定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犯罪情节一般的在一年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情节严重的则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时还会综合考虑猥亵儿童的人数、次数、情节恶劣程度、危害后果等犯罪事实,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和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
三、量刑情节的调整与适用
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在量刑过程中,除了考虑犯罪的基本事实外,还需充分考虑各种量刑情节,如自首、立功、坦白、退赃退赔等。这些情节都会对基准刑产生一定影响,如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立功则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此外,对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犯罪的,量刑时也会给予一定的宽宥。
四、实施与保障
实施细则的制定与执行
为确保《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的有效实施,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共同研究制定实施细则
明白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法发〔2024〕132号)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法衡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