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非法占有 (一)

怎样才算是非法占有

非法占有具体体现为:

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也叫做无权占有,是指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就掌控他人的物品或者财产的状态。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是通过实施犯罪的手段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进行占有的行为。

非法占有为目具体体现为:

1、取得和占有财物行为的非法性。非法占有的前提条件是行为非法。一是取得财物的行为非法,为法律所禁止,二是占有财物的行为非法,没有合法的依据;

2、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实际控制性。非法占有的本质特征是占有,也就是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主要体现为对财物的直接掌握与管理。这种掌握与管理必须是直接的、现实的,而不是间接的、想象的。当然,在研究实际占有性的时候,也有一种行为人企图非法占有,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实际占有,或者行为人自动中止了自己的行为,不再实施实际占有行为的情况,也是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3、对财物所有权的全面侵犯性。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与民法中的非法占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就民法的角度而言,非法占有是指非所有人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对财物的占有,这是针对财产所有权四项权能之一的占有权而言的,而且有善意的非法占有和恶意的非法占有之分。只有当占有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对财物的占有属于非法的情形下,法律才不予确认和保护;

4、非法占有财产目的的明确性。侵犯财产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这是刑法所明确规定的,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不能认定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不是出于贪利性动机而实施了财产型犯罪行为的情况。比如,因追索债款不成而盗窃债务人财物的,因对单位领导不满而盗窃本单位财物泄愤所得的,等等。尽管犯罪动机不同,但行为的实质还是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公私财产非法占为已有,目的还是明确的;

5、非法占有财物行为应受刑罚惩罚性。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只有当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标准时,才能对行为人处以相应的刑罚。

综上所述,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八条

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有关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使用、收益、违约责任等,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第四百五十九条

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怎么定罪 (二)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定为侵占罪。以下是关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定罪的具体说明:

一、侵占罪的定义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二、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客观要件: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合法持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情况仅限于刑法规定的代为保管、捡拾他人的遗忘物以及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

四、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非法占有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三)

非法占有罪的立案标准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具体来说: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非法占有罪在民事上可能构成不当得利,但如果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需要由自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区分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两者在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以及所侵犯的对象和客体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非法占有他人资金怎么定罪 (四)

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行为在法律上通常被认定为侵占罪。具体定罪情况如下:

非法占有他人代为保管的财物:

若数额较大,且当事人拒不退还,将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处以二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占有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

若数额较大,且当事人拒不交出,将参照上述关于非法占有他人代为保管的财物的处罚规定进行定罪和量刑。

值得注意的是,侵占罪的处理一般需要受害人主动提出控告。规定皆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旨在保护他人的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法衡网关于非法占有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