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关于个体在接受行政处罚后,却再次违法的情况。那么,面对这样的状况,应该如何处理才能确保不违法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如《行政处罚法》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事不二罚原则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即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罚款的处罚。但如果行为人在接受行政处罚后,继续违法且情节严重到涉嫌刑事犯罪,那么,除了原先的行政处罚外,还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
- 1、行政处罚后又再犯怎么处理不违法?
- 2、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可以同时进行吗
- 3、因盗窃被行政处罚后,还能不能作刑事处罚
- 4、因打架被派出所行政处罚了,现在又被对方起诉了。
- 5、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之后多久才能到法院起诉?
本文目录导航:
行政处罚后又再犯怎么处理不违法? (一)

答行政处罚 后又再犯怎么处理不违法 如果公安机关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后,又发现其行为涉嫌 刑事犯罪 ,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原 羁押 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依据为《 刑事诉讼法 》和《 治安管理处罚法 》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规定, 行政处罚的种类 有: (1) 警告 ; (2)罚款; (3) 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 行政拘留 ; (7)法律、行政 法规 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一事不二罚原则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即“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一规定的含义是: (1)行为人的一个行为, 同时违反两个的法律, 法规的规定, 可以给予两次的处罚。但如果处罚是罚款, 则只能罚一次, 另一次处罚可以是其他处罚行为。 (2)行为人的一个行为, 违反一个法律, 法规规定, 该法律法规同时规定施罚机关可以并处两种处罚的, 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 (3)违法行为性质严重已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 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当然适用。 (4)同一个行为, 需要分别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的,不属于一事再罚。 综上所述,如果判处行政处罚后,嫌疑人又再犯,警方核实后,应该按照相应的刑事处罚予以判决,不得 减刑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 犯罪嫌疑人 在犯错后,应该反思自己的过错,如果已经查明,所判 刑罚 应该高于第一次的处罚,并且支付经济损失和赔偿。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可以同时进行吗 (二)
答法律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可能同时触犯了多条法律法规,涉及刑事犯罪的同时也会有行政责任。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一个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只处一种处罚,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如果先已经受过行政处罚,后构成犯罪需要刑事处罚,已经执行的行政处罚应该抵折刑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七条 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因盗窃被行政处罚后,还能不能作刑事处罚 (三)
答法律主观:
1,法律后果不同:刑事处罚是各种处罚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方法。这种处罚,不仅可以剥夺被强制者的财产,而且可以剥夺其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而行政处罚不涉及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2,适用的对象不同:刑事处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而行政处罚只能对违反民事法规、行政法规、经济法规等等,没有达到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行为适用。3,适用的程序不同:刑事处罚必须依照刑事诉讼法。而行政处罚则行政程序做出,比较灵活。4,作出处罚的机关不同:刑事处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对公民适用处罚。而行政处罚可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作出。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因打架被派出所行政处罚了,现在又被对方起诉了。 (四)
答打架鉴定为轻伤,打人方已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受到行政处罚后又被起诉,说明存在关于赔偿款的民事争议。
问题给出的信息较少,再次被对方起诉,可能不只是出于打架这一原因,对方完全可能基于其他的法律关系对你进行起诉。
法律分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双方达成调解的可以免除处罚。然而如果不能达成调解,行为人可能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一般说来,造成其中一方受伤的应当进行赔偿,但是如果“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依然会受到行政处罚,根据提问来看,行为人已经受到行政处罚,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经调解未达成协议,被行政处罚以后依然没有进行赔偿,受到当事人请求赔偿身体损害的侵权之诉;
②达成协议后不履行,被行政处罚以后依然没有进行赔偿,受到当事人根据协议请求履行赔偿款的合同违约之诉。
除此之外,根据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之前打架说明存在一定的民间纠纷,如此,被对方起诉可能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后续”,而可能是先前的“伏笔”,需要提问人进行自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五条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之后多久才能到法院起诉? (五)
答申请伤情鉴定:
1、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
3、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4、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行政处罚之后,能否在提起刑事诉讼的信息,欢迎点击法衡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