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同等责任是互赔还是自赔? (一)

优质回答原则上是双方的总损失,双方平均承担。1、如果双方都是机动动车,交强险限额内无人员受伤的互碰自赔,有人受伤的互碰互赔,超出交强险限额的按责任承担,超出部分各自承担50%。2、如果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那么非机动车或行人要赔付50%给机动车,剩下的50%就要机动车自己承担,但如果有保险的话就保险公司赔偿。机动车就要先交强险赔付给另一方,超出部分就是要双方各自承担50%。
交通事故中同等责任是互赔还是自赔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因两方(或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在事故中作用相当的,负同等责任。当事人双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同等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均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3.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由对方承担一半,自己承担一半,如果哪方有购买交强险外的其他险种,且适用于该方面费用理赔的,可由相关保险赔付。
动车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二)
优质回答一、动车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动车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是《 侵权责任法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 人身损害赔偿 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动车事故赔偿,可提起合同之诉与侵权之诉,区别在于 举证责任 大小和有无 精神损害赔偿 。在赔偿规定上,应优先适用《铁路法》,但《铁路法》没有规定限额赔偿,而国务院的《铁路 交通事故 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限额赔偿,不应适用。 二、具体情况 1.本事故不适用国务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限额赔偿 在赔偿规定上,《铁路法》与《侵权责任法》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应优先适用《铁路法》,但《铁路法》没有规定限额赔偿,而国务院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限额赔偿,不应适用。理由有四: (1)作为上位法的《铁路法》没有规定限额赔偿,但作为下位法的《条例》作出限额规定,是行政 法规 僭越了法律,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是无效条款。 (2)《条例》的限额规定,与基本法《侵权责任法》的全额赔偿抵触而无效。《侵权责任法》确定的原则是全额赔偿,限额赔偿必须有法律的特别规定,譬如航空的限额赔偿,是由《航空法》授权国务院规定的,海事限额赔偿是《 海商法 》直接规定的。 (3)《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只能规定行政管理,而不应该侵入司法领域,规定赔偿数额。司法实践中,类似的 医疗事故 、学校伤害事故的行政赔偿规定,都已不被法院采用,法院适用的是最高法院规定的人身损害 赔偿标准 。 (4)限额赔偿15万,比道路交通事故和航空事故赔偿都低很多,体现了铁路部门利益,很不公平。 2.关于雷击不是不可抗力 铁路运行中经常碰到雷击,其设备应该满足避雷要求,故雷击不是不可抗力。 3.事故赔偿可以统一适用 上海 死亡赔偿金 标准,即63.676万元 (1)《侵权责任法》第17条规定:“因同一 侵权行为 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故本事故 农村户口 与城镇户口遇难者的事故赔偿,可以同一标准,而不是区别对待。 (2)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事故赔偿适用受诉地法院地标准。 (3)《 民事诉讼法 》第29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 诉讼 ,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管辖 ”。温州事故发生在浙江,被告上海铁路局注册在上海,因此浙江铁路法院和上海铁路法院都有权管辖,在浙江起诉的是适用浙江标准,上海起诉的适用上海的标准。两个标准是上海高(63.676万元),浙江低(54.718万元),差额(8.958万元),因此当事人一般会选择在上海诉讼,适用上海标准。 4.关于精神损害 赔偿金 的数额,由法院酌定 《侵权责任法》以及《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最高赔偿5万,情况特殊的最高赔偿10万。 5.关于被 抚养 人生活费,法律适用存在争议 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 民事纠纷 案件,如受害人有被 扶养 人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将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 残疾赔偿金 或死亡赔偿金。” 对于“计入”的理解有分歧:一种意见是, 抚养费 是不再单独赔偿,死亡赔偿金已包括之。另一种意见认为,只是不单独作为赔偿项目,而是加到死亡赔偿金中去。因此,有待于司法实践的明确。 6.关于共同侵权 上海铁路局声称,因信号设备缺陷引发动车事故的,如果情况属实,则设备生产商与与使用人铁路局是共同侵权人, 承担连带责任 。 动车事故的赔偿鉴定应当在司法机关进行严格的事故案件认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本着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如果是电子系统的问题,则电子系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运输系统的问题,则运输系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公司应当在赔偿问题上发生重要作用。
交强险赔付限额是怎么规定的 (三)
优质回答交强险赔付限额的规定如下:
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
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注意:上述规定中的限额可能会因时间、地区或具体保险条款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考最新的法律法规和保险合同条款。同时,被保险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便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处理。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四)
优质回答浙江温州发生的7·23动车事故后,中国保监会迅速采取行动。浙江省保监局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保险公司设立事故核查与理赔绿色通道,温州保监分局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赔偿事宜。24日,温州保监分局召开行业会议,要求保险单位进驻医院,建立现场联络点,以确保快速理赔,提高效率。 首个赔偿协议在7月26日达成,遇难者林焱获赔50万元。赔偿金额看似统一,但引发了法律专家和公众的讨论。赔偿金的制定基于国务院2007年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员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总指挥部决定以《侵权责任法》作为主要依据,为遇难者提供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费及一次性救助金在内的总计91.5万元的赔偿。
根据1992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每位乘客的保险赔偿上限为2万元,加上死亡赔偿的15万元和行李损失赔偿的2000元,总计17.2万元。实际的91.5万元赔偿额显然高于此标准。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进行了研讨会,探讨赔偿金额的法律依据。8月5日,救援善后总指挥部公布受伤旅客赔偿救助方案,澄清了赔偿款与医疗费用的关系,确认医疗费用将实报实销。
扩展资料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温家宝总理2011年7月28日上午实地察看事故现场并召开中外记者会。事故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为91.5万元。2011年12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认定为一起设计缺陷、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刘志军、张曙光负主要责任。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的赔偿怎么划分 (五)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动车事故赔偿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法衡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