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卡毒素中毒机理及症状 (一)

雪卡毒素中毒机理及症状

优质回答雪卡毒素是一种非鱼类固有的获得性毒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涉及胆碱酶抑制和钠通道激活。Satake等研究发现,雪卡毒素能强烈抑制胆碱酯酶,导致神经肌肉突触间乙酰胆碱积累,引发烟碱样中毒症状。同时,它通过与钠通道受体VI结合,增加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延长钠通道开放时间,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可能导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和植物神经介质释放加速,影响体温感觉和中枢神经对体温的调节。 中毒特征上,雪卡毒素中毒的显著标志是“干冰感”和温度感知颠倒。毒素进入血液后,需要长时间才能排出,若再次接触,即使少量也可能引发中毒。中毒症状多样,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反应。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麻木、瘙痒、出汗,以及温度感知的错乱;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血压异常和心脏节律改变,严重时可能致呼吸困难;还有幻觉、眩晕等其他症状。

毒性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摄入量、个体敏感性和毒素成分。在不同海域,雪卡毒素可能导致的特征性症状有所差异,如太平洋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加勒比海则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在印度洋,雪卡毒素会引发幻觉和典型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雪卡毒素难以通过胃酸和高温破坏,烹饪过程不能消除毒素。按毒性分,可分为猛毒、强毒、轻毒和微毒等级别,对灵长类动物的半致死量为2.0μg/kg,中毒后可能不产生免疫反应,多次中毒者可能复发,即使摄入极低剂量的毒素也可能触发症状。

扩展资料

鱼类因大量摄食剧毒藻类而在体内积累的大分子聚醚神经毒素,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赤潮生物毒素之一,已发现3类雪卡毒素,即太平洋雪卡毒素、加勒比海雪卡毒素和印度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的毒素来源 (二)

优质回答雪卡毒素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干冰的感觉和热感颠倒,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觉冷,把手放入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雪卡毒素中毒有临界值,毒素进入血液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毒素排出,患者日后若再次接触到雪卡毒素,就算吃下很少的份量,超过临界值时也会产生中毒症状。雪卡毒素中毒引起人体中毒的临床症状,有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表现为:①胃肠道系统症状(50%的患者),吃食雪卡鱼后12 h~14 h后发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这些症状与其他的食物中毒症状极为相似,有时与神经症状同时出现;②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手指和脚趾尖的麻木,局部皮肤瘙痒和出汗。感觉紊乱或对寒冷刺激的温度感觉“倒转”(即触摸到凉物体感觉热,触摸到热物体感觉凉);③心血管系统症状,包括血压过低,心搏徐缓或心动过速,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瘫痪;④幻觉症状,即身体失衡,缺乏协调性,幻觉,精神消沉和恶梦等;⑤其他症状,包括寒冷,盗汗,眩晕,头痛,刺痛感,灼热感,干冰感,点击感。 雪卡毒素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表现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毒素摄入量,毒素成分和个体的敏感性,即毒性越高、摄入量越大,中毒症状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在太平洋, 雪卡毒素中毒症状主要是神经症状,而在加勒比海,胃肠道表现是雪卡毒素中毒的主要特征,此种现象是两个海域含有的雪卡毒素成分不同所致。随着主要的雪卡毒素结构测定工作的完成,这一点已被进一步确认。在印度洋,雪卡毒素中毒还表现一系列幻觉的症状,即身体失衡、缺乏协调性、幻觉、精神沉郁和恶梦等表现,另外还伴有雪卡毒素中毒的典型症状,在此海域的鱼类其雪卡毒素水平通常达到致死量。尽管对雪卡毒素的组成、化学性质及其药理学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雪卡毒素的不同毒素是如何影响中毒时不同症状表现还不是很清楚。

常见的海鲜中毒有哪些 应急处理方式 (三)

优质回答雪卡毒素是由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它会粘附在海藻或死去的珊瑚表面,并能耐受高温,通过食物链传播,最终被人类食用。沿海地区的环境变化,导致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得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在肝脏等内脏器官中带有毒素。这些毒素的具体来源和性质仍在研究中,目前已知的毒素之一就是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鱼的头部、内脏和生殖器官中,尤其是内脏的含量最高。在海鲜市场上常见的老虎斑、东星斑、苏眉等石斑鱼,都有可能带有雪卡毒素。雪卡毒素并非鱼类天生具备,而是通过摄食含有毒素的海藻等获得,因此鱼体内含毒没有规律性,同一海域同一种鱼类在不同时间可能有毒或无毒,同一鱼种在不同栖息地可能有毒或无毒,甚至某些鱼种年幼时无毒,成年后则可能有毒。

雪卡毒素中毒对人体危害极大,轻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如休克、呼吸麻痹等,死亡率较低。中毒症状通常在进食后2到10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一般为2到3周,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排水样便、唇周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及双手温度感觉倒错。

目前尚无针对雪卡毒素中毒的特殊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为确保安全,建议谨慎食用深海鱼,尤其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周边和近海海岸的鱼类,如西星斑、老虎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切勿食用鱼的内脏,尤其是卵巢,食用前务必彻底剔除内脏。此外,由于深海鱼通常体型较大,相比之下,食用小型鱼类更为安全。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雪卡毒素中毒解毒办法,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法衡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