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偷窃癖的法律界定与量刑原则
-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
- 三、心理治疗与矫正措施的重要性
-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偷窃癖的人怎么样量刑

一、偷窃癖的法律界定与量刑原则
在法律上,偷窃癖并非法定免责事由。对于有偷窃癖的人量刑,主要依据《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规定。首先,需判断其盗窃行为是否达到入罪标准,如达到当地数额较大标准,或者存在多次盗窃等情况。若构成盗窃罪,则会依据犯罪情节、盗窃数额等因素进行量刑。数额不大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者,则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者,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
1.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必要性
对于被指控为偷窃癖的患者,司法精神病鉴定是判定其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若经鉴定确认,患者在作案时因精神障碍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则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若患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则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2. 刑事责任能力与量刑考量
在量刑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若患者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其量刑可能会相应减轻。但需注意,这并不是对偷窃行为的纵容,而是基于对患者精神障碍的考虑。同时,法院也会关注患者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以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心理治疗与矫正措施的重要性
1. 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对于偷窃癖患者而言,心理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并控制自己的偷窃冲动,逐步纠正不良行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催眠疗法、行为疗法以及厌恶疗法等。这些方法旨在通过条件反射原理,使患者在产生偷窃冲动时感受到厌恶和痛苦,从而逐渐抑制并消除这种行为。
2. 矫正措施的实施
除了心理治疗外,针对偷窃癖患者还应实施一系列矫正措施。这包括加强法律意识教育,使患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进行生活技能技巧训练患者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以及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再实施偷窃行为。这些矫正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降低再犯风险。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偷窃癖患者的量刑考量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法律、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支撑,以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心理治疗与矫正措施在偷窃癖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偷窃癖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与矫正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 1、什么是人格障碍
- 2、偷窃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 3、上海网红房东偷租客财物发网上秀证据,如何看待她的这种偷盗行为?
偷窃癖的人怎么样量刑的相关问答
什么是人格障碍 (一)
答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精神病态、人格异常等。所谓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病理人格改变,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心理疾病。人格障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概念。欧美各国都持广义观点,除了传统的反社会型病态人格外,还包括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暴发型、强迫型、薏症型、衰弱型、幼稚型以及纵火癖、偷窃癖、说谎癖等数十种类型。多数精神病学家认为本症不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病,而是一种人格异常,病理人格、心理变态,极端偏离正常人的人格范畴的心理障碍。在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上也与一般精神病不同。他们所犯的犯罪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要减轻量刑尺度。在心理医学中,按照传统习惯仍将病态人格与性变态放在心理疾病的范畴中探讨,是一种表现在人格方面,即心理功能第二层次的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病理形态。
偷窃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二)
答2020年8月,上海迪士尼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了多起盗窃案。
令人诧异的是,所有的丢失物品均是童车上配备的园区用品。
公安机关根据监控展开调查,发现实施多次盗窃的小偷竟是同一人——一位年老的迪士尼年卡用户。被刑事拘留后小偷表示,偷东西是她的个人喜好,与金钱利益无关,只要把偷到的东西放在家里,就能带来安心感和极大的满足感。
经过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发现,原来这名屡次作案的小偷患有严重的偷窃癖。
与一般性的盗窃案件相比,患有偷窃癖的患者犯案不是为了谋取钱财,而是一种病态行为。
在实施盗窃行为后,他们不但不会产生愧疚感,相反,还会让心情更加愉悦。
即便是盗窃后被惩罚、被批评教育,也很难让其改正偷窃的欲望和习惯。
这种行为在偷窃癖的影响下反复发作、无法自制,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
实施盗窃行为后,患者可能会收藏盗窃来的物品或者选择扔掉,更有“奇葩”者会悄悄地物归原主。
偷窃癖是一种变态心理行为
从精神科的角度,偷窃癖是一种变态心理行为,大多数患者存在人格缺陷。
在性格方面,大部分偷窃癖的患者会比较自私,心胸狭窄并且非常争强好胜。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偷窃癖的形成与患者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过往经历有关。
资料显示,在偷窃癖患者中,大部分存在从小有经常被家长责骂,被老师批评的经历。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偷窃癖患者渴望被认可、被重视,因此通过盗窃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偷窃癖患者又对社会存在一定的报复心理,往往利用偷窃来报复过去对其并不友善的人群。
例如,2013年一条街道的电瓶车、自行车隔两天就会有一辆离奇消失。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小偷是一个夏天穿着冬天厚外套的“异装女”。
搜查中,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不仅家里藏着超过150把雨伞以及大量并非本人的内衣内裤,还专门用一个保险柜放置着记录连续五年实施盗窃行为的“盗窃笔记”。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该名犯罪嫌疑人家境优越,甚至有一套房子专门用来摆放偷来的赃物。后来经过分析发现,“异装女”的偷窃习惯与其小时候艰苦的童年有关,小时候实施过的偷窃行为给了患者极大的安全感,从而产生了依赖性。
《小偷小抢》以「偷窃癖」为主轴结合时下很夯的青少年题材,反映出家庭、爱情及同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深
偷窃癖不能轻视,需要矫正治疗
偷窃癖并不是收集癖,偷窃癖是一种病态的、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心理疾病,需要进行矫正治疗。
目前,偷窃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催眠疗法和行为疗法。
其中,较为有效的是厌恶疗法,其主要内容是先让患者回忆过去的偷窃行为,在其最有安全感、刺激感、兴奋感的时候突然打断,从而抑制患者的兴奋感官,让患者意识到偷窃是一种令人厌恶和痛苦的事情后便能够慢慢得到矫正。
在矫正得到良好疗效后,还应该重视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康复训练以彻底让患者告别疾病。
专家介绍:
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医学科主治医师
上海网红房东偷租客财物发网上秀证据,如何看待她的这种偷盗行为? (三)
答上海网红房东偷租客财物发网上秀证据,对于她的这一种偷盗行为,在医学上则被认定为”偷窃癖“,属于一种严重的心理上的问题。患有偷窃癖的人,是以偷窃物品来达到满足的目的。上海网红房东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来看,她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穿着的衣服和使用的物品都是大品牌产品,又拥有着一座豪宅,所以她不可能是因为缺吃少穿才偷盗其他人财物的。房东的这一行为在医学上有一种心理疾病叫作“偷窃癖”,这些人会反复的出现偷盗行为,以此来达到心里的快感和满足。尤其是在看到喜爱的物品时,内心想着的是一定要将其据为己有,哪怕是明知道是犯罪行为,也是无法控制偷盗行为的。
在上海一名租客租住了一间屋子,他经常会发现房间里面的东西不翼而飞,在起初的时候,以为是自己不知道放到哪里了。等到翻遍全家以后,才发现这些物品真的丢失了。起初这名租客丢失的是不值钱的东西,比如说用过的毛毯或者是穿过的裙子。后来又开始丢失一些贵重的物品,比如说金银玉器等,数额高达几万元。租客在报警之后,警方迟迟没有找到小偷,租客心中感到害怕就不在这间房子住了。直到有一天,租客在网络上浏览小视频的时候,忽然发现房东的屋子里面的布置,既然是自家丢失的毛毯,毛绒玩具等。关键是房东晒出来的首饰,还有身体上的饰品,有很多都是租客丢失的东西,这下小偷总算是找到了。
要知道这名房东在上海拥有着一座豪宅,使用的护肤品也是国际上的大品牌,很明显根本就不缺这些东西。在警方到达她家中以后,询问物品的来源,房东也是闪烁有词,表示这些物品是捡来的。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房东也被警方以盗窃罪的名义刑事拘留。在现实的生活中,一些人总是会因为童年的缺失,出现一些心理上的疾病,而偷盗癖号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心理医生无法矫正他的行为的话,哪怕是在出狱以后,房东还是有可能会出现反复偷盗的行为,甚至是会做出更加严重的事情,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那么,你有没有见过偷窃癖号的人呢?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偷窃癖的人怎么样量刑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衡网的其他内容。